论文摘要
2006年10月~2008年5月采用加拿大Vemco公司生产的超声波跟踪系统对非繁殖季节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亲鲟在葛洲坝下至长江入海口江段的迁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对18尾捕获于长江葛洲坝下庙咀江段的野生中华鲟亲鲟(11♀,7♂),附上超声波发射器标志后放流,采用移动接收仪(VR100)和固定站接收仪(VR2(W))进行跟踪定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华鲟亲鱼迁移时间、迁移速率和对栖息地的选择等,旨在摸清中华鲟繁殖繁殖群体在长江中的迁徙活动规律,为该物种保护提供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为:1.非繁殖季节4尾行降海洄游的中华鲟亲鲟(1♀,3♂),分别于2007年11月20日、2008年1月15日、2008年1月24日和2008年3月28日开始离开产卵场向下游迁移,都经过了安徽铜陵监测站,其中2尾停留在铜陵至江阴江段,2尾经过江阴监测站,进入黄海。2尾标志鱼到达江阴监测站平均需要15.40 d,进入大海大约需要16-17 d。降海洄游的4尾标志鱼经过各个江段的平均迁移速度范围为3.63-5.42 km/h,其迁移速度在个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标志鱼的体质、性别和性腺发育状况等情况有关。标志鱼降海洄游过程中具有时快时慢、走走停停的现象。2.中华鲟亲鱼在降海洄游过程中的水深分布多在9-18m,占86.0%,处于江水的中下层,表明中华鲟在降海洄游过程中一般选择在河道中下层水域,沿主河槽迁移,偶尔有向上层甚至露出水面迁移。标志鱼降海洄游迁移水深在标志鱼个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对具有完整数据的9尾标志鱼在长江中的迁移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华鲟非繁殖季节可能的偏好栖息地为:葛洲坝至红花套江段(距离葛洲坝30 km)为其主要栖息地,栖息水深范围6-9 m,贴近江底;红花套至枝江江段以及铜陵至江阴江段为次要栖息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濒危中华鲟如何游向远方? 上海率先立法保护最古老的鱼类[J]. 上海人大月刊 2020(04)
- [2].上海率先立法保护古老鱼类中华鲟[J]. 检察风云 2020(11)
- [3].让大鱼回家的立法故事[J]. 决策探索(上) 2020(11)
- [4].中华鲟:远古走来的长江鱼王[J]. 中国三峡 2019(05)
- [5].揭秘中华鲟人工繁育“黑科技”[J]. 中国三峡 2019(05)
- [6].关于中华鲟的十件事[J]. 中国三峡 2018(04)
- [7].聚焦中华鲟[J]. 中国三峡 2018(04)
- [8].现代生物技术:中华鲟的诺亚方舟[J]. 中国三峡 2018(04)
- [9].既然物竞天择,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留下中华鲟??中华鲟保护十问十答[J]. 中国三峡 2018(05)
- [10].基于年龄结构的中华鲟资源量估算方法[J]. 水产学报 2018(08)
- [11].“保护中华鲟”的科技实践活动[J]. 生物学教学 2010(04)
- [12].拯救国宝中华鲟 促进长江大保护 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专注中华鲟保护13年[J]. 中国水产 2016(12)
- [13].湖北宜昌:时隔3年中华鲟再次回家产卵[J]. 水产科技情报 2017(01)
- [14].湖北宜昌:时隔三年中华鲟再次回家产卵[J]. 水产养殖 2017(02)
- [15].葛洲坝下:守护中华鲟繁衍的希望[J]. 中国三峡 2017(04)
- [16].中华鲟保护综合船建设的探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10)
- [17].中华鲟的保护之道[J]. 中国三峡 2016(05)
- [18].三峡集团人工培育的中华鲟连续繁殖成功[J]. 水产养殖 2014(12)
- [19].中华鲟:远古、现实与未来的对话[J]. 中国三峡 2015(04)
- [20].是谁让中华鲟面临断子绝孙?[J]. 环境经济 2015(09)
- [21].幸运的中华鲟女王[J]. 军事文摘 2015(14)
- [22].国宝中华鲟:来自海洋的问候[J]. 旅游 2020(01)
- [23].拯救中华鲟[J]. 科学世界 2018(07)
- [24].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J]. 人民文摘 2014(06)
- [25].中华鲟[J]. 参花 2012(09)
- [26].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J]. 中国三峡 2020(04)
- [27].上海立法保护古老动物中华鲟 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成为绿色生态名片[J].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4)
- [28].中华鲟:活化石的现代旅程[J]. 中国三峡 2017(12)
- [29].我国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技术获得成功[J]. 生物学教学 2013(05)
- [30].监测发现2016年中华鲟在葛洲坝产卵场发生自然繁殖[J]. 人民长江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