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

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

论文题目: 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人口学

作者: 马士斌

导师: 朱宝树

关键词: 职业维度,生涯发展,生涯历程,职业选择,职业转移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在工作世界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人的发展的物质保证。然而,当男男女女们真的置身于工作世界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时候,一条条不同的生涯轨迹、一幅幅不同的职业画面便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远镜头”下,他们个人的生涯发展,又会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有差别的整体趋势。 选题原因 国内生涯辅导需求的大增而相关实证成果的匮乏、对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生涯历程特殊性的兴趣以及拓宽管理学视野寻找管理学与人口学结合点的愿望构成了本选题的三大理由。 内容框架 在导论之后,探讨了可开启有目的生涯历程的生涯计划制定,继而沿着施恩圆锥体理论的职业维度,先后探讨了职业选择、职业转移,然后探讨了生涯历程的影响因素,最后,从理论上认识人的发展的深层障碍,探讨了建立平衡主义群己观的必要性和组织一个人共同发展的可行性。 出新之处 (1)个人视角与个人一组织共同发展定位 研究视角的选择不仅对能否取得成果有影响,而且也影响结论本身。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关注有三种常见的研究视角:社会视角——容易导致人的发展的抽象化、空洞化、从属化;组织视角——难以深入考察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律,对一个组织边界之外的个人发展议题无法涉及;个人视角——可以深入到个人生涯历程的全过程,全面探讨个人在社会环境和组织舞台上的发展问题。本文选择了这一视角,这是在个人发展研究中被采用较少的一种。 许多研究只注意到了研究视角的选择,对涉及群己关系这样带有感情或利益色彩的议题,作者认为还必须进行价值定位:①组织发展为中心的定位。在此定位下个人主体主动以组织发展为中心,置个人发展于从属地位,使个人的发展服从服务于组织需要;②个人发展为中心的定位。这一定位下个人主体以自我发展为中心,力求使组织以至社会为自我的发展服务;③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定位。这一定位下个人主体立足于个人与所服务组织的共同发展,两者发展不存在先后。第三种定位下,个人既没有自我消解、自我退让,又有与微观组织事实上的集体主义达成妥协甚至一致的可能。本文基于现实性和导向性考虑,决定选择此种价值定位,以此为标准对个人生涯历程中有关问题进行评判。 (2)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一直是我国学术研究的软肋。对于转型时期中国员工生涯历程这样的课题我们选用的是实证分析而不是规范分析。本文主要基于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问卷自编,全景式地涉及个人生涯历程的诸多方面——侧重于职业的选择与转移。问卷多采用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的方式,先后在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内蒙古五个省市区的近二十个采集点进行了调查,有效问卷505份。 在实证研究之外,本文还辅以人口普查资料、个别深度访谈和传记分析进行补充。(3)实证发现 问卷调查取得了关于国人生涯历程的第一手数据。虽然受限于样本来源,仍然为刻画当代中国人生涯历程的基本轨迹提供了素材,也将有助于进行生涯历程问题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O生涯计划研究发现。在梦想一理想一生涯计划关系中,被访者大多自诉在学生时代曾经做过关于未来职业生涯方面的“梦”,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表现相当一致;但能够随口说出自己生涯理想的比重却不高,且有人群差异;制定过明确具体生涯计划的人则更少;梦想、理想与生涯计划存在关联。多数样本回答其生涯发展中得到过他人的影响,主要影响者是家长,且多发生在成为工作人员后。虽大多数的被访管理人员自诉有意识帮助下属生涯发展,但随意性强。 O职业选择研究发现。在首职业选择中,半数被调查者是自己拍的板:年轻男性自主性高;当前职业选择中,自己选择少于被指定的比重,员工自己与组织共同讨论的比重则更小;年龄别差异是,年龄与自主性高低呈反向关系;并再次显示女性自主性低于男性;学历高低与自主性高低呈正向关系;国有单位样本自主性低于非国有单位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对当前工作满意度情况不容乐观;被调查样本对判断工作满意度的指标选择顺序是:能力、价值观、兴趣、知识背景、收入;样本的兴趣一职业匹配度、能力一职业匹配度都较低,但自主性高的样本两个匹配度都高于自主性低的样本。 O职业转移研究发现。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显示,低年龄组职业流动率高,不同职业的流入流出特征表现不一,在排除毕业生补充的情况下,有些职业表现为净流入,有些职业则表现为净流出。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职业“从一而终”观念己经成为历史;以单位时间职业转移的频率考察的人群差异是:女性样本略高于男性样本,非党员样本略高于党员样本,低学历样本高于高学历样本,非国有单位样本高于国有单位,管理人员样本高于技术人员样本,但差别都不大。 O生涯历程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样本都承认学历对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低年龄样本、技术人员、国有单位样本、低学历样本更强调学历的重要性;绝大多数被访者也肯定了经验对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性,技术人员样本、非国有单位样本、专科以下学历样本更强调经验的重要性;人们对生涯发展中政治面貌重要性的感知己不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方法

1.2.2 概念界定

1.3 生涯历程理论评述

1.3.1 综合生涯发展理论

1.3.3 生涯决策理论

1.4 研究视角与定位

1.4.1 人的全面发展议题

1.4.2 类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

1.4.3 研究视角、价值定位与内容框架

2 生涯计划:开启可预见的生涯历程

2.1 生涯计划研究扫描

2.1.1 生涯探索研究

2.1.2 生涯计划研究

2.2 梦想与未来

2.2.1 学生时代的梦想

2.2.2 理想:现在的考问

2.2.3 理想:有计划支持吗

2.2.4 梦想、理想和生涯计划内在联系

2.3 生涯计划:受他人影响与影响他人

2.3.1 受他人影响

2.3.2 影响他人

本章小结

3 职业选择:决定生涯贡献区

3.1 职业选择研究概况

3.2 谁为当事人的职业拍板

3.2.1 首职业的拍板者

3.2.2 当前职业的拍板者

3.3 不同职业选择权下的满意度

3.3.1 工作满意度的含义及调查总体情况

3.3.2 职业选择权与工作满意度

3.3.3 当前职业的兴趣吻合

3.3.4 当前职业的能力匹配

本章小结

4 职业转移:生涯贡献区的再决定

4.1 职业转移研究现状

4.2 1990—2000年职业流动:一个宏观背景

4.2.1 1990-2000年各职业大类按推移年龄就业人口变动情况

4.2.2 1990-2000年按推移年龄分的各职业人口净增率

4.2.3 代表性职业人口净增率分析

4.3 本次调查结果:职业转移普遍化

4.3.1 职业转移频率总体情况

4.3.2 人群差异分析

4.4 组织跨越中的职业转移

本章小结

5 生涯历程影响因素

5.1 生涯历程影响因素概述

5.1.1 个人因素

5.1.2 环境因素

5.1.3 时空因素

5.2 学历与生涯历程

5.2.1 普遍认同学历的重要性

5.2.2 学历认同的人群差异

5.3 经验与生涯历程

5.3.1 普遍承认经验的作用

5.3.2 经验认同的人群差异

5.4 政治面貌与生涯历程

5.4.1 政治面貌对生涯发展影响力下降

5.4.2 政治面貌认同的人群差异

5.5 双生涯夫妻的生涯历程

5.5.1 双生涯夫妻相互影响净效应:相互促进

5.5.2 人群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6 走向共同发展:现实障碍与理论突围

6.1 人发展的现实障碍

6.1.1 社会倡导价值观长期错位

6.1.2 微观组织:“假”集体“真”集体主义

6.2 理论突围:让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6.2.1 两大价值体系的自我反思与相互学习

6.2.2 建立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6.3 期待:走向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的一个调查

6.3.1 对组织生涯管理的期待

6.3.2 对企业导入生涯管理态度

6.3.3 组织导入生涯管理后的员工承诺预期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8

相关论文

  • [1].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建构研究[D]. 寸晓刚.暨南大学2003
  • [2].中国企业管理者职业选择的社会认知模型研究[D]. 高山川.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