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先秦三峡巫文化

略论先秦三峡巫文化

论文摘要

学术界认为,长江三峡是中国巫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绚丽灿烂的巫文化蕴藏着人类文明起源时期丰富的精神内涵。先秦时期三峡地区的巫文化,对古代巴、楚文化,乃至长江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释:一、三峡巫文化产生的社会土壤,包括特殊的地理环境、早期居住的人类、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始思维方式几个方面的因素;二、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巫术思维,借鉴国外有关原始思维的理论,探讨三峡神话传说中所体现的远古人类的思维特征;三、诗歌楚辞所反映的巫文化,主要以屈原、宋玉为载体,分析巫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四、三峡宗教遗存中的巫文化,拟从玉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人鬼崇拜角度进行论述;五、三峡民俗所体现的巫文化五个角度,探讨三峡巫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在先秦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巴文化、楚文化及蜀文化的影响。从三峡巫文化产生的文化土壤入手,分析神话传说、楚辞、宗教、民俗遗存所反映的巫文化,得出以下结论:三峡地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处在中国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是巫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三峡巫文化是巴、楚文化的重要源头,也促进了蜀文化的发展。同时,对长江流域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研究三峡巫文化,可以解读自我,领略人类失落已久的诗性智慧,可以更好地挖掘、传承和保护与巫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三峡巫文化在先秦文化中的地位
  • 2.1 三峡巫文化是中国先秦长江流域文化的重要源头
  • 2.1.1 概述
  • 2.1.2 三峡巫文化与河姆渡文化
  • 2.1.3 三峡地区的濮人、越人、僚人
  • 2.2 三峡巫文化对长江流域文化的重要影响
  • 2.2.1 对巴文化的影响
  • 2.2.2 对楚文化的影响
  • 2.2.3 对蜀文化的影响
  • 3 三峡巫文化产生的文化土壤
  • 3.1 三峡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 3.2 三峡地区居住着中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 3.3 三峡地区特有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
  • 3.3.1 关乎兴衰的盐泉与丹砂
  • 3.3.2 独特的生活方式:农耕与渔猎
  • 3.4 巫文化产生的心理和思维基础——原始思维
  • 3.4.1 前万物有灵论——活物论
  • 3.4.2 万物有灵论
  • 3.4.3 原始思维的“互渗律”
  • 4 三峡神话传说中反映的巫术思维
  • 4.1 巴族神话传说中的巫术观
  • 4.2 楚族神话传说中的巫术观
  • 4.2.1 多样性的图腾崇拜
  • 4.2.2 非历史化发展趋势
  • 5 诗歌楚辞所反映的巫文化
  • 5.1 屈原诗歌反映的巫文化
  • 5.1.1 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 5.1.2 国之祭歌
  • 5.2 宋玉作品中蕴含的巫文化
  • 6 三峡原始宗教遗存中的巫文化
  • 6.1 巴族宗教中的巫文化
  • 6.2 楚族宗教中的巫文化
  • 6.2.1 玉崇拜
  • 6.2.2 自然崇拜
  • 6.2.3 图腾崇拜
  • 6.2.4 人鬼崇拜
  • 7 三峡民俗中的巫文化
  • 7.1 招魂仪式
  • 7.2 葬俗
  • 7.3 祭祀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峡地区巴、楚文化的考古研究[J]. 三峡文化研究 2015(00)
    • [2].湖北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探索[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10)
    • [3].环三峡地区“前巴文化”述论[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4].新石器时期三峡地区人类思维演进之证据[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 [5].三峡地区古盐道上的建筑特色[J]. 三峡文化研究 2017(00)
    • [6].体育强国战略下推进三峡地区体育文化发展——评《三峡库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06)
    • [7].三峡地区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性研究[J]. 运动 2018(21)
    • [8].三峡地区摄影文化——以宜昌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10)
    • [9].20世纪前半期三峡地区人口增长初探(1910—1953)[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3(05)
    • [10].三峡地区的鱼文化及其意蕴[J].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5)
    • [11].三峡地区书院分布和发展研究[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0(06)
    • [12].苦难中的繁荣:抗战时期三峡地区经济发展散论[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09(01)
    • [13].三峡地区人类化石资源的分布及研究价值[J]. 重庆社会科学 2008(04)
    • [14].重庆及三峡地区的春节吃鱼文化[J]. 中国水产 2015(03)
    • [15].三峡地区游船业发展中的优势与问题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4)
    • [16].外来人士与清代三峡地区的教育发展——以夔州府为例[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2)
    • [17].民俗文化在城乡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三峡地区为例[J]. 社会科学家 2010(04)
    • [18].“湖广填四川”对三峡地区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贡献[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8(09)
    • [19].三峡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综述与展望[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02)
    • [20].三峡地区现存旧志述略[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4)
    • [21].三峡地区更新世滑坡与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关系的再认识[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01)
    • [22].三峡地区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23].宋代三峡地区的农业畲耕制度[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03)
    • [24].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三峡地区出土的唐宋茶具[J]. 长江文明 2008(01)
    • [25].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人工用火遗迹的重要发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6].环三峡地区“前巴文化”自然生态解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05)
    • [27].20世纪前半期三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考察[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8].三峡地区白酒的包装艺术[J]. 艺海 2012(06)
    • [29].三峡地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J]. 江苏商论 2011(02)
    • [30].三峡地区经济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悖论研究[J]. 三峡文化研究 2008(00)

    标签:;  ;  ;  

    略论先秦三峡巫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