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与中国外交 ——对《国际论坛》栏目(1994-2006)的分析与解读
论文摘要
本文从外交与大众传媒之间的互动视角出发,归纳了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信息收集、筛选、翻译、发布、反馈等功能,并以《人民日报》上常设的标志性国际评论栏目——《国际论坛》为案例,通过实证研究,论述了《人民日报》与中国外交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国际论坛》自1994年创立至2006年发展演进的过程表明,《人民日报》发挥了国际评论在阐明中国外交政策的“讲坛”、支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论坛”和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舞台”等三大功能,较好地配合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阐释和外交目标的实现。同时,本文认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在激烈的国际信息传播竞争中,还需要继续提升沟通技巧,加强舆论引导,并拓展其在中国外交政策制定方面的参与功能,成为精英意见输入和辩论的“平台”,这将有助于形成媒体影响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互动新模式,即修正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模式,逐渐探索形成一种“上下结合”的模式,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外交目标的实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Abstract导论(一) 问题的由来(二) 研究的现状(三) 问题假设(四) 研究方法(五) 创新点与难点(六) 论文结构一、信息化时代的传媒与外交:理论分析框架(一) 传媒与外交政策制定:基本概念的界定(二) 传媒技术革命背景下的传媒演化:新的技术基础(三) 信息时代的外交政策制定与传播:模式及其变化二、《国际论坛》栏目的分析(一) 《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二) 《国际论坛》栏目的由来与发展(三) 《国际论坛》栏目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四) 《国际论坛》栏目的影响力三、《国际论坛》栏目三大功能的解读(一) 阐明中国外交政策的"讲坛"——案例一:涉及中国的报道的分析(二) 支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论坛"——案例二:对非洲问题的报道(三) 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舞台"——案例三:对日、对美评论的比较四、《国际论坛》的意义、挑战及展望(一) 《国际论坛》的现实意义(二) 《国际论坛》的不足与挑战(三) 《国际论坛》未来的展望结语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国际论坛》(1994-2006)篇目一览表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001ee8f4cc170751301e58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