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电针夹脊穴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ERK/NK-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NK-1表达的影响,从信号转导的角度研究电针镇痛可能的作用机理; 方法: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电针组、模型30min、24h、48h组及电针治疗30min、24h、48h组共8组,每组各10只。以完全福氏佐剂(CFA)注入大鼠左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炎性痛模型,电针大鼠双侧L3-L5夹脊穴,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单纯电针组、模型组、及电针治疗组Wistar大鼠痛阈、足肿胀程度及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与NK-1表达; 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相比,造模后30min、24h及48h后,模型组大鼠痛阈明显下降(P<0.01),同时同侧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明显增多(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在电针夹脊穴治疗后,30min、24h、48h后行痛阈检测发现其痛阈下降,但与模型组相比痛阈明显提高,同侧脊髓背角内ERK磷酸化水平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2.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后24h同侧脊髓背角内NK-1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0.01),电针治疗组造模后24h脊髓背角内NK-1受体表达有所增加(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24h组大鼠同侧脊髓背角内NK-1含量有所降低(P<0.05)。 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提高痛阈,而ERK可能做为电针镇痛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其在脊髓背角的磷酸化激活及其对NK-1表达的调控在炎症痛敏及电针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针刺镇痛的机理研究现状
  • 2. 针刺夹脊穴镇痛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 3. 针刺镇痛机理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我们的研究思路
  • 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实验大鼠痛阈变化比较
  • 3. 实验大鼠足肿胀程度比较
  • 4. 电针夹脊穴对大鼠脊髓背角内p-ERK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夹脊穴对大鼠脊髓背角内NK-1表达的影响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疼痛模型的选择与效果评估
  • 2. 中医学对炎性痛的认识
  • 3. 夹脊穴镇痛的中医基础理论及解剖学基础
  • 4. NK-1及P物质与痛觉过敏
  • 5. ERK与痛觉过敏
  • 6. 电针夹脊穴对脊髓背角内ERK/NK-1信号通路的影响
  • 7. 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8.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展望
  • 9.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 2: 英文缩写词表
  • 致谢
  • 原创性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00d093dabf4a1a29c3126e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