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MS8S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

论文摘要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品种MS8S的育性受光温条件变化的调节,遗传分析结果表明MS8S的育性是由1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本研究利用MS8S与YC169的杂交F2作为分离群体,在遗传图谱上选取342对SSR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小于5cM)进行定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2染色体上的RM324标记与目的基因连锁,但连锁程度不紧密。为此我们构建了高代回交BC2F2群体,并在2号染色体上筛选了60对额外的标记用于进一步的定位分析,不育基因(暂命名为GMS)被定位于RM6378和RM1284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8.5cM和8.2cM。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表明GMS可能与Wang等在安农S-1中鉴定的温敏不育基因tms5紧密连锁或等位。另一方面,MSSS育性安全稳定的特性可能与其抽穗期控制基因有关。为了阐明其抽穗期遗传本质,利用MS8S与筛选出的不同品种做杂交遗传分析。构建Msgs与Ⅱ-32B的BC1F1群体进行QTLs定位。基于QTLs的扫描分析发现在第10染色体上存在一个主效QTL,遗传效应占群体总表型变异程度的43.4%,暂命名为Hd-t,同时利用分子标记定位技术结合隐性群体分组分析法把Hd-t定位于RM258附近,与RM258、RM184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9cM和8.9cM。与已知的QTLs以及抽穗期质量性状位点进行比较可知该基因可能为一个新的抽穗期控制基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背景
  • 1.1.1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光温作用模式研究
  • 1.1.2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规律分析
  • 1.1.3 光敏不育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 1.1.4 温敏不育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 1.2 水稻抽穗期的研究背景
  • 1.2.1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 1.2.2 抽穗期基因的定位进展
  • 1.2.3 抽穗期QTLs的定位进展
  • 1.2.4 抽穗期QTL与已知质量性状基因之间的等位性研究
  • 1.2.5 抽穗期QTL位点间的基因互作
  • 1.2.6 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克隆研究进展
  • 1.2.7 问题与展望
  • 第2章 开题设想、材料与方法
  • 2.1 开题设想
  • 2.2 供试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群体构建与田间试验
  • 2.3.2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近等基因池的构建
  • 2.3.3 SSR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遗传分析结果
  • 3.1.1 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 3.1.2 抽穗期遗传规律的分析
  • 3.2 SSR分析结果
  • 3.2.1 亲本多态性分析
  • 3.2.2 不育基因的定位分析
  • 3.2.3 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BSA在水稻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4.2 基因组DNA提取
  • 4.3 SSR标记在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 4.4 QTLs分析在抽穗期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
  • 4.5 近等基因系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02ec3299f2c87b5676996a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