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酵母双杂交筛选胰腺细胞中HCV E1、HBsAg结合蛋白

论文摘要

目的构建HCV包膜糖蛋白E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酵母细胞AH109中表达;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与HCV包膜糖蛋白E1及HBV表面抗原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部分筛选基因的克隆化。方法首先构建诱饵质粒pGBKT7-E1,然后转化酿酒酵母菌AH109,在一缺培养基(SD/-Trp)上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转化酵母克隆的总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以验证其正确表达。扩增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并加以纯化,应用醋酸锂法将纯化的文库质粒转化酵母菌Y187。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转化后的诱饵质粒pGBKT7-E1、pGBKT7-HBsAg分别与转化后的文库质粒进行配合,在四缺培养基(SD/-Trp/-Leu/-His/-Ade)和涂布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提取蓝色阳性酵母菌落质粒,电击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5α后提取质粒并送交测序,在Genebank里进行同源性比对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初筛阳性克隆和诱饵质粒的共转化回交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此外提取高加索人胰腺癌细胞PAN-1的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目的片段,构建部分筛选基因的真核载体。为下一步在哺乳动物真核细胞中验证其与诱饵质粒相互作用奠定基础。结果成功构建了HCV E1的酵母表达载体,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其相对分子量约为38.9kD。酵母双杂交筛选出16个与HCV E1相结合的蛋白基因,包括辅脂肪酶、弹性蛋白酶、胆盐刺激酯酶、胰蛋白酶、胰石蛋白、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和锌指蛋白等;而与HBsAg相互作用的胰腺文库中的基因为11个,包括胰脂肪酶、羧肽酶、组织相容蛋白、顺乌头酸酶、CDK5调节亚基联合蛋白3、人类线粒体全基因组等。成功构建了辅脂肪酶、弹性蛋白酶的真核表达载体。结论在国内首次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胰腺文库中筛选出与HCV E1和HBsAg结合的蛋白,大多与2型糖尿病、肝脏脂肪变等代谢性疾病有较密切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并阐明HBV、HCV感染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机制,以及引发胰岛素抵抗(IR)并最终导致代谢综合症(MS)的病理机制提出新的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及注释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及其与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
  • 1.2 蛋白质相互作用及酵母双杂交技术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 第二章 胰腺文库扩增转化、诱饵载体HCV E1构建及酵母表达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胰腺细胞E1、HBsAg结合蛋白及部分蛋白克隆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07648a6b38fb325a24473c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