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T、APTT、FBG、PLT测定在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三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85例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食管癌56例,胃癌60例,直肠癌69例)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并与9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1.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组患者血浆PT、APTT、FBG水平与PLT计数较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早期观察组血浆PT、APTT、FBG水平与PLT计数较健康对照组有明显的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中晚期观察组血浆FBG水平较早期观察组有明显的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中晚期观察组血浆PT、APTT水平与PLT计数与早期观察组相比有增高的倾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健康对照组、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早期观察组和中晚期观察组三组观察对象间血浆PT、APTT、FBG水平和PLT计数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血浆FBG水平和PLT计数增高表明其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其血浆PT、APTT延长表明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有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倾向。(2)在临床中对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患者血浆PT、APTT、FBG水平和PLT计数进行检测,有助于为血栓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提供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依据,也可为临床中此类指标出现异常的患者是否需行抗凝和止血治疗提供参考,从而通过此类指标的变化间接预示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恶性肿瘤组
  • 1.2 健康对照组
  • 2. 观测指标
  • 3. 实验方法
  • 3.1 标本的采集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方法
  • 3.4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分析
  • 4.1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库的录入
  • 4.2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PT、APTT、FBG水平与PLT计数的比较(见表1)
  • 2. 恶性肿瘤早期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PT、APTT、FBG水平与PLT计数的比较(见表2)
  • 3. 恶性肿瘤不同期别的比较(见表3)
  • 4. 健康对照组、恶性肿瘤早期观察组、中晚期观察组血浆PT、APTT、FBG水平和PLT计数的比较(见表4)
  • 讨论
  • 1. 恶性肿瘤的高凝状态
  • 2. 恶性肿瘤的出血倾向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0c5b51a60f0e1ce0ea76cd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