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的病理分类情况,并对本病的发病概况、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指导今后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患者共22816例,收集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1343例,其中行病理检查的患者1293例,并对其中260例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证候学问卷调查。同时还收集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患者13264例,其中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gastritis,CS6)患者117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1482例。建立患者临床资料excel数据库。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及Ridi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REG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阳性率与CG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EG病理为浅表性胃炎患者的Hp阳性率与CSG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AG患者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REG病理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P<0.01)。REG病理为浅表性胃炎的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REG病理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P<0.01)。CAG患者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CSG患者(P<0.01)。2、REG伴发疾病以十二指肠溃疡和十二指肠炎最多,分别占总例数的11.09%和9.83%。3、REG的病理由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构成,分别占80.28%,1.39%,17.01%及4.02%,慢性胃炎的病理由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构成,分别占86.11%,1.63%,11.81%及1.34%,REG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G(P<0.01),其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CG(P<0.01)。4、REG中医临床辨证出现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三种。其中实证以脾胃湿热证多见,占总例数的53.46%;虚证以脾胃虚弱证为主,占总例数的22.31%;虚实夹杂证以脾虚湿热证多见,占总例数的12.31%。结论:1、Hp感染在REG及CG的发病中均起一定作用。2、REG伴发十二指肠溃疡及十二指肠炎等酸相关性疾病最多,考虑本病形成与胃酸分泌增高有关。3、REG较CG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今后可将本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来进行研究。4、REG中医临床辨证有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三种,实证以脾胃湿热证为多见,虚证以脾胃虚弱证为主,虚实夹杂证以脾虚湿热证多见,提示今后在中医治疗上应以清热化湿、健脾益气为主。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0d5f12bcde654b3a644df4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