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刺人参茎皮抗银屑病活性成分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课题对北美刺人参(Oplopanax hurridus,OH)抗银屑病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小鼠尾鳞片实验模型,设生理盐水组、低、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对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OH两组均能能非常显著的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的颗粒层形成(p<0.01)。北美刺人参茎皮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小鼠表皮细胞分化而发挥作用,为其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在药理研究基础上,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利用硅胶柱色谱、ODS常规柱、制备液相等手段,从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OE)和北美刺人参(oplopanax hurridus,OH)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谱学及化学的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完全的解析,并对其信号进行了归属。其中有2个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刺人参苷A,刺人参苷B。同时,以紫丁香苷为对照品建立了北美刺人参(O.hurridus,OH)茎皮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 column(250mm×4.6mm,5μm),预柱Zorbax(12.5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220hm。对11批OH茎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并对11批OH茎皮,1批OH根皮及1批OE茎皮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指纹图谱可用于刺人参药材不同种类的鉴别。

论文目录

  •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北美刺人参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
  • 第二章 刺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化合物结构与解析
  • 1 化学成分的分离
  • 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 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3 刺人参中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 小结
  • 第三章 北美刺人参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及软件
  • 3 试剂与药品
  • 4 方法与结果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简历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1b1bb599f35b7bce5c3366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