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致病基因筛选

论文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33277的基因差异,建立差异消减文库,经PCR筛选鉴定阳性克隆,进而对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分析。从全基因角度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株W83与标准株ATCC 33277之间的分子遗传差异。同时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临床患者口腔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筛查,可以为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基因的筛选提供依据,为今后牙周病预防、诊治的靶标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择:实验组选择慢性牙周炎者50例,对照组选择牙周健康,年龄,性别与实验组具可比性者20例。所有受试者均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未接受牙周系统治疗,近3个月未服用抗生素,无吸烟史,知情同意。 2.记录牙周指数:所有检查内容均由同一检查者完成。选择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病变较重的部位与健康或仅存在轻度龈炎的部位、牙周健康者的健康部位,记录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及牙齿松动度(Tooth Movement,TM)。 3.样本采集及细菌培养:用灭菌龈下刮治器取被检牙位龈下菌斑,置于转送液(TD液)中10倍稀释后立即接种于BHI培养基上培养,经分离、传代、固体液体增菌、生化鉴定后收集菌体。 4.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检测:用试剂盒提取DNA,用P.gingivalis 16S rRNA特异引物PCR扩增,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1.中文论著摘要
  • 2.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论文一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对比牙龈卟啉单胞菌高毒力株W83与低毒力株标准参考菌ATCC 33277的基因差异
  • 1.实验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附论文图片)
  • 4.讨论
  • 5.结论
  • 论文二 对差异基因的同源性比较和BLAST分析
  • 1.实验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附论文图片)
  • 4.讨论
  • 5.结论
  • 论文三 基因芯片技术筛查牙龈卟啉单胞菌临床高毒力菌株及高致病性基因
  • 1.实验目的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附论文图片)
  • 4.讨论
  • 5.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1.综述
  •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3.致谢
  • 4.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1cbd96b0b33eb319677ea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