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企业的财务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事业单位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P事业单位是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将来大范围的体制改革提供模式和范本。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在体制和管理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大量成立,使得事业单位逐渐偏离了其使命,很多事业单位变得具有逐利性。缺乏监管的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低下,成本费用虚增,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并挤占了公益性事业的资源。因此,对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进行企业化运作,提高国有资产效益,在全国范围内达成了共识,也是解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P事业单位虽然从体制上,改变为了国有企业。但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仍然延续了原有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思维和模式上一时之间还难以转变。因此,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的困难,在管理的模式上就有着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财务角度出发,针对P事业单位改制国有企业这一特殊主体,对改制后的企业财务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从全面预算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阐述
  • 2.1 财务管理理论阐述
  • 2.2 两权分离理论阐述
  • 2.3 事业单位改革阐述
  • 2.4 国有企业改革阐述
  • 3 P事业单位的改制阐述
  • 3.1 P事业单位的改制背景
  • 3.2 P事业单位改制前存在的问题
  • 3.3 P事业单位的改制
  • 3.4 P事业单位改制后的管理结构
  • 4 预算体系的建立
  • 4.1 预算体系的构成
  • 4.2 预算的编制方法
  • 4.3 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 4.4 P事业单位与企业的预算体系差异
  • 4.5 预算的审核
  • 4.6 预算执行的保障措施
  • 5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
  • 5.1 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 5.2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
  • 5.3 内部控制风险分析的方法
  • 5.4 内部控制的控制活动
  • 5.5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
  • 6 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 6.1 业绩评价的对象
  • 6.2 业绩评价体系的目标
  • 6.3 P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业绩评价差异
  • 6.4 业绩评价体系在监管中的作用
  • 6.5 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
  • 6.6 经营者个人的业绩评价
  • 6.7 业绩评价的核定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1fec11d0e8316be6067eb2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