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中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阐明行为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索影响因素在行为问题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为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等城市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即7-16岁中小学生,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样本为4559份,有效率为93%。调查表包括:⑴A chenbach(CBCL416岁家长用)量表,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般情况、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⑵自制的环境因素问卷,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等条目。应用Visual FoxPro 6.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以下分析:描述性分析,简单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岭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安徽省、湖南省和湖北省三个地区中小学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9.19%。其中男生为18.37%,女生为20.0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岁组总体检出率为16.76%, 12~16岁组总体检出率为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三个地区中小学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湖北省检出率为21.92%、安徽省为18.80%和湖南省15.79%。经简单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消极的父母教育观念、家庭存在精神问题(如父母心理问题、婚姻问题等)和物质问题(家庭经济问题、住房问题等)、不良的学校环境、环境噪音、长时间观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等是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的父母教育观念、良好的学校环境等是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抑制因素。结论:本研究总体检出率为19.19%,其中男生为18.37%,女生为20.04%,7~11岁组检出率为16.76%,12~16岁组检出率为20.40%。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种多因素的成因决定了行为问题发生的预防和干预是一项综合工程,应从多角度入手,多种方式综合实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分析与结果
  • 3.1 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
  • 3.2 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
  • 4 讨论
  • 4.1 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
  • 4.2 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206477d8590de481197d97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