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对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干预的结果,寻求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切实可行的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孕期干预措施及降低低出生体重儿消极影响的早期干预措施。对象及方法:课题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及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分娩婴儿体重<2500 g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同一病区分娩婴儿体重≥2500 g的孕妇为对照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并摘抄部分病历,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将进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体重<25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按入院顺序分别分入对照组、综合干预组进行临床干预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抚触及视听刺激等行为干预,观察干预效果。使用SPSS11.5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t检验等方法。结果及结论1.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并发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2.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周、异常孕产史、孕妇怀孕年龄、胎数、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产前保健、健康教育、吸烟、饮酒行为等因素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保健次数、丈夫每日看电视时间长短、首次孕期保健周数、多胎、异常孕产史、孕周等因素为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独立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控制,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4.对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抚触、视听刺激的干预可加快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速度,应提倡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干预,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危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干预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21ca1cc1d35c78ddd54b16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