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批改成书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清代开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目光都基于“金批本”本身,而很少把它与其他版本或者说与其改动所依据的底本进比较研究进而探讨《金西厢》独特的戏剧性。众所周知,《金西厢》不仅是评点本,更是删改本。这些删改之处正展现了金圣叹的伦理道德尺度,体现了他的戏剧美学思想。不了解他删改的底本是什么,就很难对金本做出公允的评价。实际上,“金批本”的功过是非,并不在它的任意改动以及这种改动的“以文律曲”,而在于其改动的是否合理,是否突出了《西厢记》的艺术成就。鉴于此,本文从探讨《金西厢》的底本出发,通过比堪金本与其底本的差异,研究金本所彰显出的独特的戏剧性。本文分前言、正文三章及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论述近年来《金西厢》的研究概况以及金圣叹批改《西厢记》的底本问题与对“戏剧性”这一概念的辨析。第一章从戏剧动作入手,分析“金批本”的动作性问题。认为其在“张校本”基础上通过删改无论是外部动作还是内心动作都大为增强,富有戏剧性。第二章主要阐述“金批本”的冲突和悬念。从封建礼教与自由爱情的冲突、人物关系之间的冲突、莺莺自身的性格冲突,以及戏剧悬念四个方面分析“金批本”体现出来的戏剧性。第三章从舞台演出方面切入,从舞台调度、潜台词、舞台布景的明确三个方面分析“金西厢”也有适合舞台演出的一面,经金圣叹改动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演出效果。结语部分简略论述了“金本”改动后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2277a41d7c7054bc9fc7e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