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饮食制度的最初确立并将其载之以册是在周朝时《周礼》出现之时。虽然周朝的宫廷饮食制度并非《周礼》中记载的那样完善,但它为这项制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后,隋朝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这一制度,但隋短暂而亡,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巩固和完善,而唐在建国后多承隋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无论是宫廷饮食材料的供给、宫廷饮食机构建制方面,还是日常宫廷饮食和祭祀、宴会等大型礼仪活动中的饮食,都有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在负责宫廷饮食的各个程序中,从米面、蔬菜、肉类等普通的食材到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珍奇美味,从对食材的简单加工到制作成佳肴美馔,从有序呈上食物到按礼食用的整个过程中,就因为有完善制度的规范而使宫廷的饮食活动得以正常运转。有唐一代,宫廷饮食制度不仅有着我国古代社会该制度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如等级制度明确、与礼制紧密联系以及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等,同时也因为唐代统治者尊崇道教,受域外文化影响和时代所需而独有的一些特点,成为唐代宫廷饮食制度的一大特色。唐代是我国古代一个承先启后的朝代,在宫廷饮食制度方面亦是如此,既有效地总结和完善了先代遗留下来的制度,同时又对以后几个朝代的制度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233cd7e00b48124f72e04c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