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穴位埋线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液中NO、VIP、SP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对IBS模型大鼠血液中SP等的变化以及对IBS大鼠症状的影响,为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为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的Wister大鼠48只,8天,平均体重10±2g,应用慢性结肠刺激与夹尾刺激、母婴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埋线组四组。用上面的方法造模并应且用埋线的方法对模型组进行治疗,与西药匹维溴胺组进行对照,观察这些方法对模型大鼠血液和结肠组织中NO、VIP及SP的影响。结果:血清中NO含量: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NO含量显著升高(P<0.01);和模型组比较,埋线组和药物组血清中NO含量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VIP含量: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的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和模型组比较,埋线组和药物组血清中VIP含量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合药物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SP含量: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的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和模型组比较,埋线组和药物组血清中VIP含量显著降低(P<0.01);埋线组合药物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有效降低血清中NO、VIP、SP的含量,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症状,虽然穴位埋线疗法与药物疗法效果差别不明显,但提示穴位埋线可替代药物疗法,减少治疗次数。

论文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4 药物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动物模型建立
  • 2.3 模型验证
  • 2.4 各组治疗方法
  • 2.5 指标测定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方法及处理
  • 2.8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24b05bb2115cb591f2ef3f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