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借助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框架,来解析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生产、成品和反馈过程。本文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优秀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为主要范本,从其运用的符号——文字、声音、图像——和其技术的发展为出发点,进而对三种解码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视深度报道的内容框架和其自身的优势。在进行探讨时,本文拟论证如下几个观点:一是电视深度报道的生产制作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兴趣及需要;二是电视深度报道有着自身的优势;三是协商式解码的受众是电视深度报道要争取的主要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一,电视深度报道与社会其它产品的生产过程一样,要遵循生产、分配、消费、反馈四个环节。受众是电视深度报道的“消费者”和“反馈者”,他们的需求、兴趣等直接影响了电视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所以,电视深度报道的编码者在进行报道时,要充分考虑电视受众的文化背景、生产关系、技术基础。二,电视媒介在深度报道上其实是占有优势的,原因如下:一是电视自从出现就是强势媒体,它拥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庞大的受众群;二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现阶段的电视剪辑技术使得报道更能够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达到无限接近真相;三是电视深度报道借助于文字、声音、图像三种符号进行编码,它们共同构筑了电视深度报道的立体框架。三,受众对节目的反馈主要有理想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对抗式解码三种形式。其中协商式解码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也促进了电视深度报道改进不足之处,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协商式解码的受众是电视深度报道最为重要的受众群,是报道要争取的主要对象。理想式解码是理论上存在的,是一个报道达到完全成功的标准。对抗式解码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由于现在的报道力求客观平衡,主观倾向性不明显,因而采用对抗式解码的受众很少。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321722fb5a04026277b25c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