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企业信用政策管理模型的构建及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已经近三十年,市场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作为市场基本特征之一的信用的缺失问题日益显露弊端。由于缺乏信用及不懂得如何进行信用管理,不少企业陷入“三角债”泥潭,严重束缚了企业的交易行为和发展速度。本文认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社会细胞自觉维护信用秩序,是形成整个社会良好信用环境的基础。因此,鼓励企业采纳信用销售,实现上下游企业“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信用政策管理模型以需求价格弹性为锲点,以利润最大化这一假设为前提。通过对坏账费用、现金折扣、信用期限及收账费用等信用政策要素的分析和信用费用配置,模型能够压缩信用费用,提高信用政策效率,制定出企业在其特定环境下最优的信用政策。另外,企业对受信对象进行筛选和外部诚信监管导致受信企业产生违约成本,都是提高企业信用政策的效益的有效措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写作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及意义
  • 1.1.2 实务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理论回顾
  • 1.2.1 信用
  • 1.2.2 需求价格弹性
  • 1.3 相关概念简介
  • 1.3.1 需求价格弹性
  • 1.3.2 信用费用
  • 1.3.3 现金折扣
  • 1.3.4 信用期限
  • 1.3.5 坏账费用
  • 1.3.6 收账费用
  • 1.4 写作思路
  • 1.4.1 分论点
  • 1.4.2 论证过程
  • 第2章 子模型一:企业信用费用模型
  • 2.1 需求价格弹性的可用性
  • 2.1.1 需求价格弹性的规律性
  • 2.1.2 需求价格弹性的可获得性
  • 2.2 影响企业需求价格弹性的外部因素
  • 2.2.1 行业竞争者
  • 2.2.2 潜在竞争者
  • 2.2.3 替代竞争者
  • 2.2.4 下游企业
  • 2.2.5 产品生命周期
  • 2.3 企业信用费用模型的推导
  • 2.3.1 企业执行信用政策的前提
  • 2.3.2 企业产品价格和销量均发生变动时信用费用极限推导
  • 2.3.3 其他两种情况的信用费用极限推导
  • 2.3.4 结论
  • 第3章 子模型二:信用政策要素模型
  • 3.1 信用政策要素的选取
  • 3.2 信用费用函数的构建
  • 3.2.1 坏账费用函数
  • 3.2.2 筹资费用函数
  • 3.2.3 收账费用函数
  • 3.3 信用政策要素间信用费用的分配
  • 3.3.1 信用期限与坏账费用、收账费用
  • 3.3.2 现金折扣与坏账费用、收账费用
  • 3.3.3 现金折扣与信用期限
  • 3.4 举例说明
  • 3.4.1 对受信企业Rn情况的举例
  • 3.4.2 对受信企业Ri情况的举例
  • 3.5 小结
  • 第4章 提高信用政策效率的其他途径
  • 4.1 筛选信用对象及方法介绍
  • 4.1.1 Z评分法
  • 4.1.2 其他相关模型
  • 4.2 受信企业的违约成本
  • 4.3 举例说明
  • 4.4 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企业信用政策管理模型的总结
  • 5.2 企业信用政策管理模型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32b3445fcfe613a50593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