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用来修饰语言的修辞形式。随着研究的开展与深入,隐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认知工具。Lakoff和Johnson主张人们可以通过隐喻,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解原本陌生、难以理解的事物。近年来,隐喻已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型研究,其所涉及的学科有: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认知学和翻译学、记号语言学等等。这也是至今为止隐喻在众多领域中成为吸引专家讨论、研发的主题的原因。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隐喻。由于经验的积累都源于不同的文化,所以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会采用不用的认知方式从而得出不同的认知结果。隐喻并非是想当然间产生的,而是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中,它受制于文化和环境,相应地,它也影响我们的语言和生活。正如Lakoff (1987)和Turner (1991)等语言学界的先锋们曾经指出:隐喻是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存在于中英文化中的有关“花”的隐喻在构成和理解上存在的异同做出分析,文章引用并列举了大量有关中文中“花”和英语中“flower”的实例,使得“花”及“flower”的隐喻义更清晰、明了。同时,本文引用我国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和西方美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诠释“花”和“flower”的隐喻义在两种文化中异同的演变及原因。目的在于了解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从而增强文化底蕴,提高理解隐喻的能力。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3ae15ca9b79189383f174d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