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郜邑通考

论文摘要

“春秋”在先秦时代,原为各国官修史书的通称,原因在于这类史书按时记事的编年体制。经过秦代的破坏,只有鲁国的《春秋》,由于孔子把它作为教授弟子的教材,以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世代承袭,得以流传。“春秋”也就成为这部鲁史的专称了。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史书,它所记载的那段历史时期也因此被称为“春秋”。而《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是对《春秋》经文的阐述、解释和补充。《春秋》及三传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的历史,其中包括一些由于时代变迁如今已经难以确定其位置甚至存在的国家和城邑。历代都有学者出于进一步阐释《春秋》和编写地理志的需要对《春秋》经传有所记载却湮没在历史中的地名进行研究和考证,试图确定这些国家、城邑在自己的时代的位置和它们留下的痕迹。学者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古地名存在很大的争议,“郜”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研究《春秋》经传的专著、历代史书、地理志及一些关于姓氏寻源的著作的考察,试图从历史、地理、地名学、姓氏源流等几个方面对《春秋》经传中提到的“郜”和与“郜”有关的地名进行考证,对于它们“到底在何处”的问题寻找更加合理的解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绪论
  • 第一章 郜国与郜邑
  • 一、几种不同观点
  • 二、郜国和郜邑
  • 1.郜国还是宋邑
  • 2.郜国被灭与否
  • 三、南郜和北郜
  • 1.历代文献对成武县郜城的说法
  • 2.郜成县、邛城县和南郜
  • 第二章 晋国郜城
  • 一、历代文献记载中的论述
  • 1.祁县和浮山县
  • 2.由"箕"推"郜"
  • 二、从晋、狄和秦的关系寻找线索
  • 1.晋、狄和秦的地理位置
  • 2.白狄、秦与晋的几次交战和进攻晋国的路线
  • 3.秦焚掠箕、郜究竟在何处
  • 三、其他可能的选择
  • 第三章 齐国的"郜"
  • 一、"郜"和"禚"
  • 二、县志关于相关疑似地古迹的描述
  • 三、从齐、鲁、卫疆域形势判断
  • 四、从古地名禚、媚、杏本身找证据
  • 第四章 宋国的城郜
  • 第五章 地理志中其他的郜
  • 一、考城
  • 二、告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3b4a18ce5c516a07adaeeb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