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禄英(烟台龙矿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265700)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35-01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1.菌血症及败血症的鉴定:常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伤寒沙门菌、肠球菌、单核李斯特菌、布鲁氏菌、念珠菌等。
2.指示预后:血培养是细菌培养的实验室检验中最有价值的检测项目。其指示预后表现在,健康人能在几分钟内将血中细菌清除,而病人则不能将病原菌控制在原发部位;医生未能将病原菌彻底清除或引流不成功,可使病原菌扩散入血;而死亡率与病源菌、药敏谱、基础病相关,亦即提示了预后信息。
【培养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标本采集】
1.采血时间
①一般在发热初期及高峰时采集。
②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血。
③最好在未应用抗生素之前采血。若已应用抗生素,应在下次应用抗生素之前采血
2.标本采集
①皮肤消毒: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然后用1-2%碘酊或10%碘伏消毒皮肤,从穿刺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圆进行消毒,最后用70%酒精脱碘,对碘过敏者,用70%酒精消毒60s,待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②采血量:成人采血5~10ml,婴幼儿采血1~3ml,血量与培养基的比例以1:10为宜,但对已接受抗菌药物长达10d以上的患者,采血量与培养基的比例应为1:20或大于1:20为宜;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应同时在不同部位抽取二套或三套血培养,每套包括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
3.标本送检
接种的血培养瓶立即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的,应置于室温保存。
【注意事项】
1.勿将血培养瓶放置冰箱内冷冻或冷藏,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不能用碘酒消毒血培养瓶盖,只需70%酒精消毒瓶盖。
3.严格做好患者采血部位的无菌操作,防止标本污染。
参考文献:
[1]黄培胜.血培养阳性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2]中外医学研究,2010年08卷28期72页.
[3]关兴丽.细菌感染者246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4]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8卷14期206-208页.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3fc9560bf6b6fdcbb091f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