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我国的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在小麦育种及生产中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小麦品质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表现在:蛋白质含量与国外品种相近甚至略高;但沉降值、湿面筋含量、硬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均为复杂的综合性状,它们不仅决定于品种的遗传基础,而且也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遗传特性是影响品质的首要因素,但优化栽培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河南省南部小麦品种“信阳234”氮肥施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施氮量及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产量和产量结构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其关系是氮肥施用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总施氮量小于266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当总施氮量大于266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以基追比5:5的产量最高,4:6的次之。(2)在适宜施氮量范围内,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随总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本试验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从10.14%提高到12.29%,湿面筋含量从25.28%上升至37.51%。在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增加氮肥追施比例能提高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籽粒粗蛋白产量与总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总施氮量小于307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粗蛋白产量增加,而当施氮量大于307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反而下降。(3)拔节期氮积累量与基肥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拔节至开花期与总施氮量及追肥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后氮积累量与追肥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适宜的总施氮量下,增加氮肥追施量有利于提高花后氮积累量,从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0cc181c643370fbc94ba2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