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腹推脊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应及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44例受试者分为推拿组和药物组,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肠动力的变化。结果:推拿组和药物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药物组较推拿组改善似更显著(P<0.05);全肠和结肠通过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推拿组无副作用。但两组远期疗效均较差。结论:1.推拿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2.推拿具有与肠动力药类似的效应和机理。3.手工操作的推拿因其操作的可控、过程的舒适和无副作用等而在该病的治疗与保健中具有较好的潜力。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引言临床研究1. 研究对象1.1 研究对象来源1.2 诊断标准1.3 纳入标准1.4 排除标准1.5 剔除和脱落标准2 研究方法2.1 对照分组方法2.2 检测指标与方法2.3 试验程序2.3.1 工作流程2.3.2 试验具体实施方案2.3.3 质量控制2.3.4 统计学处理3. 研究结果及分析3.1 病例入选与临床试验完成情况3.2 基线指标比较情况3.2.1 病例人口学特征3.2.2 两组治疗前病情基本情况比较项基本原则3.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与比较3.3.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3.3.2 两组治疗前后全肠及结肠通过时间比较3.3.3 两组疗法的疗效比较3.3.4 推拿组与药物组回访中医证候比较3.4 不良反应记录情况讨论1 推拿组选用手法及其特点2 胃肠动力药物选取3 样本选择4 中医证候的选取5 推拿组有显著变化的原因6 药物组产生疗效的原因7 两组回访比较无显著差异的原因结论问题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件一:综述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附件二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附件三 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附表四 患者知情同意书
相关论文文献
- [1].火针配合推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28例[J]. 中国民间疗法 2017(06)
- [2].针刀配合推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23)
- [3].荡腹推脊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81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10)
- [4].耳部降压带和正椎推脊治疗高血压90例[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04)
- [5].自己可动手的中医理疗法[J]. 家庭医学 2014(09)
- [6].推脊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长春大学学报 2017(10)
- [7].推脊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 2016(0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2ad9354bed1561eedd256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