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脑卒中(又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中风患者多伴有倦怠无力、极易疲劳,也即文献中所说的“中风后疲劳”,降低康复治疗效果。所以,如何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疲劳感,成为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①中风后疲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及分布规律,②疲劳程度与中医证候是否有相关性,③发生中风后疲劳的主要相关因素及机制,④它对康复训练有哪些影响,⑤建立中风后疲劳临床中医证候分型宏观与微观指标关系的理论模型,从而揭示中风后疲劳的实质,为进一步研究,即运用中西医疗法解决中风后疲劳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临床观察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将病程在15天~3个月的2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项目先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QL)中有关“对患者精力、情绪影响”两个项目进行筛选,按全国中风诊疗规范进行中医分型,入院第二天清晨抽空腹血进行T/血皮质醇、心酶五项、IL-6等生化测定,然后将临床观察资料及测定结果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中风后疲劳以气虚血瘀和气虚痰瘀两个证型为主。且中风后疲劳严重者,也以上诉两个证型为主。2中风后疲劳的程度和血浆皮质醇及白细胞可能存在低度相关性(p<0.05),与尿素氮、血浆睾酮、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及白介素-6无关(P>0.05)。3各中医证型间血浆尿素氮和各证型间皮质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风后疲劳风痰瘀血和气虚血瘀之间两个证型白介素=6有差异。其余各中医证型间白细胞、血浆睾酮、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血浆皮质醇和白细胞判断中风后疲劳程度有参考意义,中风后疲劳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及气虚痰瘀两证为主。中风后疲劳的在中西医方面病因、病机、评价及治疗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4f74e84fcd8014ca4ff0d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