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陈与义对陶渊明的接受及其清远平淡诗风的形成

论文摘要

陈与义是北、南宋之交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也是诗史上一位杂取而博学的诗人。学杜甫而得“杜肉”,诗歌显得沉郁雄浑。他也欣赏陶渊明、柳宗元等一派疏淡清新的诗风,尤其倾情于陶渊明,爱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操守和人格精神,以及遗世独立、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在一吟一咏中,时以陶渊明自比,在精神上追求陶渊明式的生存方式与处世态度。反映在他的诗歌上便是摆脱了江西诗派的雕绘刻镂、用典使事。语言接近陶柳诗的淡朴萧散;诗意醇厚,富有恬淡自适的人生趣味;诗风呈现清远平淡的倾向。本文以陈与义学陶为个案,立足陈与义所处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在深一层里揭示陈与义接受陶渊明的客观依据。从政治层面看,陈所处的时代正是王朝崩溃、社会动荡的时期;从文化角度看,陈与义生活在学陶氛围极盛的时期,陶渊明其人受到士人前所未有的推崇,人们深爱其诗而纷纷模仿唱和。本文认为:正因为有了如此坚实的现实基础,加之他较为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淡泊清旷的思想气质。他学陶而能神会其理,从语言格律到思想意境诸方面都比较接近陶诗的格调。同时,本文还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学陶诗而风格颇近的韦应物和柳宗元二诗人,把陈与义学韦、柳的现象也纳入其接受陶渊明的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展开陈与义诗歌清远平淡风格的探讨和定位,从传统诗歌美学的角度来把握这种风格的审美实质。陈与义接受陶渊明,不仅使自己的诗风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而且为受江西诗风影响极盛的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扭转了江西诗派生僻晦涩的作诗倾向,同时,也开了杨万里写景诗清新活泼的先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2 陈与义接受陶渊明的个人及社会心理原因探析
  • 2.1 陈与义生平与诗风的整体概述
  • 2.2 陈与义与北、南宋之际的政治风云
  • 2.3 陶渊明其人为宋人所普遍接受的现象概述
  • 2.4 陶诗在宋代的影响与历史地位的提升
  • 3 陈与义对陶渊明接受的具体表现
  • 3.1 对陶渊明人格范式的追慕与人生态度的认同
  • 3.1.1 功名之念: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
  • 3.1.2 生命之思:胡为不少乐,况乃迹易陈
  • 3.1.3 归隐之趣: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
  • 3.2 以陶韵相酬唱和模仿、点化陶诗文句
  • 3.3 云、鸟意象的寓意契合
  • 3.4 兼学韦、柳——对学陶诗人的接受
  • 4 清远平淡的诗风倾向
  • 4.1 清远、平淡风格的审美内涵
  • 4.2 追求自然、脱俗的诗歌主张
  • 4.3 清淡诗的题材选择与创作背景
  • 4.4 自然之趣与清淡诗风的形成
  • 5 陈与义清淡诗的评价及影响
  • 5.1 陈与义清淡诗对陶诗的发展与局限
  • 5.2 对江西诗风末流的变革与补救
  • 5.3 陈与义写景诗对杨万里诗歌创作的影响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503ef5fdb9d75f5bf3567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