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研究方法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征求专家意见,设计出“IgA肾病临床研究信息采集表”。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共收集73例临床病例,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四型,兼证外感、湿热、血瘀、湿浊。观察以上各证型与相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3.研究结果73例患者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四种证型比较发生血尿的例数无差异性;发生大量蛋白尿者以脾肾阳虚型为主,有显著性差异;四种证型比较发生高血压、浮肿的例数无显著性差异;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四型血肌酐水平、24h尿蛋白水平逐渐增高,血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脾肾气虚型多兼外感证,肝肾阴虚型多兼湿热证,气阴两虚型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型多兼湿浊证;随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病理分级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随外感、湿热、血瘀、湿浊四种兼证证型的改变,病理分级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肾功能不全期组发生蛋白尿、高血压比例高于肾功能正常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发生血尿、浮肿比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肾功能不全期组脾肾阳虚型、湿浊证发生比例高于肾功能正常期组,有显著性差异。4.研究结论IgA肾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血瘀,脾肾阳虚型、湿浊证较少且大多见于肾功能不全期。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或阴虚发展至气阴两虚、阳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逐渐加重。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534491b9db4b46c2d16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