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从血管再生的角度,比较rhBMP-2/DFDBA复合材料及单纯DFDBA材料在血管+肌,肌,皮下和脂肪组织四种部位异位植入后的成骨能力及血管再生能力。 方法 取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30-260克。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每组36只,分别植入rhBMP-2/DFDBA复合材料及单纯DFDBA材料。每组中分别选取大鼠的背阔肌及血管(血管+肌组)、背阔肌(肌组)、背部皮下组织(皮下组)和腹部脂肪组织(脂肪组)四个不同的植入部位植入相应的材料。于植入后2周、4周、8周处死动物后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组织学观察、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VEGF表达的图像分析。 结果 各组动物均能良好耐受手术,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所有动物均未出现异物排斥反应。组织学观察:术后第2周,在血管+肌组中植入rhBMP-2/DFDBA材料时,材料基质中即见大量骨样细胞聚集,间质中有较多的新生毛细血管。第4周时,纤维结缔组织伴随新生毛细血管长入材料中,在血管周围,材料边缘,见有新生骨样组织形成,大量成骨细胞排列成排,生长活跃。第8周时,植入区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植入材料基本上已为新生骨样组织覆盖,其中可见典型骨陷窝结构,骨细胞形成。肌组,植入后2周,间质中新生毛细血管较少见,材料中偶见数个散在的骨样细胞。4周时,新生毛细血管增多,材料内可见明显的骨样细胞聚集,但较血管+肌组数目少。8周时,新生毛细血管较4周时更多见,材料中骨基质样物质明显增加,成骨细胞数量不多,在植入材料边缘排列成排,未见明显骨陷窝结构。皮下及脂肪组,植入后早期(2-4周),植入区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新生毛细血管少见。8周时,在皮下组可见少量新生毛细血管分布于材料周围结缔组织中,材料基质内有新生骨样组织生成,成骨细胞较血管+肌组和肌组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62989c3b7dea30b5db9de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