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完整性与介入治疗方法选择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介入治疗LDH方法主要有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臭氧髓核消融术(O3)、胶原酶化学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CN)等,本文主要探讨:1.纤维环破裂与否对介入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2.腰椎间盘纤维环完整性与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在X线透视引导下,先行盘内注入低浓度O2-O3混合气体,确定纤维环是否完全破裂,将LDH分为破裂型(149例)和完整型(251例)。完整型中行PLD治疗85例,O387例,胶原酶79例;破裂型中行PLD治疗30例,O329例,胶原酶43例,O3+胶原酶47例。在400例LDH中选取106例患者,于术前采用散射免疫浊度法测定71例完整型突出与35例破裂型突出外周血清IgG、IgM含量,同时测定30例正常人血清IgG、IgM含量作为对照组。术后3~6月判定疗效,根据改良的Macnab方法评价疗效。结果完整型LDH介入治疗:PLD、O3、胶原酶三种方法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破裂型LDH介入治疗:O3+胶原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LD、O3治疗,O3+胶原酶与单纯胶原酶注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胶原酶与O3、O3+胶原酶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LD、O3对完整型与破裂型LDH疗效有显著差异,完整型优于破裂型(P<0.05),胶原酶对完整型与破裂型LDH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破裂型与完整型、正常对照组间血清IgG、IgM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完整型LDH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破裂型高干完整型。结论1.完整型LDH,单纯PLD、O3或胶原酶注射均是有效方法,不必联合应用,O3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对于破裂型LDH,O3+胶原酶治疗是最为有效和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2.血清IgG、IgM含量与LDH的病理分型有相关性,对破裂型LDH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进一步研究方向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649f581ffc78990d2c276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