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遵义医学院为例

论文摘要

近些年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部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责任和意义也日益重大。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日常事务、轻能力建设(忽视职业行为能力的提高)的现象;同时高校对辅导员队伍也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的强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提高了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才能提高工作绩效,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层次;才有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更好的服务于高等教育育人目标。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学校德育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献和学术成果,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并进行归纳,吸收和借举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在调查贵州省遵义医学院辅导员队伍职业行为能力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针对如何提高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提出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笔者对通过我校专兼职辅导员进行了访谈,收集辅导员的年龄、在岗时间、学历、专业背景和职称等基本信息;围绕辅导员队伍的结构、辅导员角色冲突、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等方面来对我校专兼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学生、教师、学校相关部门对辅导员的评价调查来了解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现状;找出在角色定位冲突、非权力影响力度等多维度合力作用下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夯实素质基础、分阶段做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良好的职业前景和积极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等对策,以期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提供一些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综述
  • (五) 已有研究的不足
  • (六)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行为研究
  • (一) 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特点
  • (二)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行为能力
  • 二、我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调查
  • (一) 我校辅导员现状调查
  • (二) 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调查
  • (三) 学生、学校相关部门、专业教师对辅导员的评价调查
  • 三、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现状分析
  • (一) 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
  • (二) 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能力现状原因分析
  • (三) 提高辅导员行为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四、基本对策
  • (一) 夯实素质基础
  • (二) 分阶段做好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完善
  • (三) 建立良好的职业前景,优化辅导员的发展途径
  • (四) 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a5039d23637a3447a41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