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立足于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通过对失读症患者进行深入的实验神经心理学研究,基于汉字的独特性方面,从部件加工的角度,探讨文字在人脑中的加工机制,了解汉字失读症产生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对象与方法】对筛选出的三例典型失读症病例给予一般语言功能检查及视知觉、命名等补充检查后,进一步进行了语义相关性实验及针对性的汉字阅读的具体实验,并对其中一例病人附加设计了高频规则化效应实验及部件效应实验。【结果】三例患者理解表达等一般语言功能良好,无明显视知觉功能障碍。语义系统完整。在低频字的规则性效应实验中,除FP外,SGY及SY的正确率均有显著性差异;高频字中SY成绩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当笔画数控制时,SY高频独体字、两部件及三部件汉字的成绩无统计学差异,低频独体字的成绩显著差于低频两部件汉字;高频多笔画的独体字与两部件(少笔画声旁)汉字之间成绩相比,独体字成绩较差,有统计学意义;在两部件汉字中,高频、低频分别比较,少笔画与多笔画之间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我们推测,汉字阅读中是存在部件加工的,汉字在整字水平的加工过程中也存在对部件成分的加工,而部件加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频字的加工中。汉字阅读的部件数效应与字频有交互作用,表现在低频少部件汉字的加工要快于低频多部件汉字的加工,而高频汉字中的部件数效应不显著。汉字的加工要经过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在合体字的阅读中,加工的基本功能单位是部件而不是笔画。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a77ea9a4086d5f50c48de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