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高校课程—挑战西方文化霸权
论文摘要
以往高校课程中一直存在着权威意识、课程话语的抽象化、中西方之间的难以融合,使中国高校课程失去了灵性和活力。追究其哲学根源是由于以往的课程中没有摆脱以确定性、整体性、同一性等为标志的工具理性。现代理性主义这种控制思想反映在高校课程中,表现为“西方中心主义”对我国高校课程的渗透,表现为西方霸权文化试图以同一种权威的话语来阐释本土的文化、演绎本土的高校课程。后现代哲学是在反思和批判现代理性主义的基础上诞生的。课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新的文化往往不是建立在“历史的”和“强势的”“话语”基础之上的。文化的创新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和最平常的人类活动,来自摆脱“历史的”和“强势的”话语逻辑和范式束缚的勇气,来自变换审视生活世界的视角。后现代高校课程要求用对话来解构西方文化的话语霸权,课程话语要回归专家、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课程文化领域里应该充满理解、信任和关爱。
论文目录
中文提要Abstract第一部分 概论1.1 问题提出背景1.2 问题提出的意义1.3 问题研究现状1.4 研究方法1.4.1 文献研究方法1.4.2 比较分析法第二部分 高校课程文化霸权概述2.1 高校课程文化霸权的含义2.1.1 何谓文化霸权2.1.2 何谓高校课程文化霸权2.2 高校课程文化霸权的两种表现途径2.2.1 话语与文化的关系2.2.2 话语霸权与高校课程2.2.3 “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与高校课程第三部分 理论基础3.1 哲学基础:后现代哲学3.2 后现代哲学对高校课程文化霸权的剖析3.2.1 课程目标3.2.2 课程实施3.2.3 课程评价第四部分 高校课程文化霸权的反思4.1 传统高校课程话语权力的反思4.1.1 我国高校课程话语主体地位的缺失4.1.2 我国高校课程走向“西方中心主义”的轨迹4.1.3 我国高校课程本土化的必然性4.2 传统高校课程话语权力的制约因素4.2.1 全球化趋势4.2.2 西方国家推行的文化霸权政策4.2.3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中国高校课程中的失落第五部分 后现代高校课程——挑战西方文化霸权5.1 高等学校课程回归本土文化土壤的意义5.2 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本土化的可能性5.3 后现代高校课程——本土文化与西方霸权文化的对话附录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后记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d49122e6cc9f9b8df5e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