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汉英会议交替传译难点及其策略 ——以“第九届福建国际科普夏令营”交替传译实践为例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汉英会议交替传译在中国对外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于交替传译的专著大量出版,但很少有文献以夏令营开幕式及相关会议交替传译文本为例专门讨论汉英会议交替传译难点及其应对策略。因此,该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更多的重视。汉英会议交替传译的目的是将原语即汉语会议发言者的说话内容为英语受众所接受,达到交流的目的,且充分考虑受众意识。这与释意理论一致,即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目的是达到传递交际意义。译者在理解汉语的基础上,脱离语言外壳,用英语表达会议发言者的内容和情感。因此,释意理论可以为汉英会议交替传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第九届福建国际科普夏令营”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文本为例,以释意理论作为指导理论,结合汉英会议交替传译的特点,探讨汉英会议交替传译的语言、文化、不可译性和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难点问题,并根据实践案例文本探讨相应的口译策略。通过对第九届福建国际科普夏令营开幕式汉英会议交替传译文本进行案例分析,得出译者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使会议发言者和英语受众有效地交流:语言方面,译者应做到顺畅达意,并充分考虑汉语会议发言者的身份、情感以及受众意识,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化方面,译者应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念;不可译性和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方面,译者要有自己的立场,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即根据现场环境灵活地采用口译策略,达到汉语会议发言者和英语受众交流的目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会议交替传译定义
  • 2.2 会议交替传译特点
  • 2.2.1 口译的即时性
  • 2.2.2 口译现场的不可预测性
  • 2.2.3 译者技能的多样性
  • 2.3 与会议交替传译相关的翻译研究
  • 2.4 释意学派翻译理论
  • 2.5 释意学派口译理论对会议交替传译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译文案例分析
  • 3.1 第九届福建国际科普夏令营简介
  • 3.2 口译难点及应对策略
  • 3.2.1 语言
  • 3.2.1.1 语音
  • 3.2.1.2 词汇
  • 3.2.1.3 语言创新
  • 3.2.2 文化
  • 3.2.2.1 思维因素
  • 3.2.2.2 价值观因素
  • 3.2.3 其它会议交替传译难点因素及应对策略
  • 3.2.3.1 不可译性
  • 3.2.3.2 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510f0abdd246fe4fe320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