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浅析影响血培养结果的因素

何宁毛齐学骆海涛付鑫于婧

【中图分类号】R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24-01

临床上一些病人,因诊断需要,经常抽取一定量的血液进行细菌培养,然而采集标本正确与否及正确的培养对细菌的检出率有着诸多的影响,现将本人在工作中的经验作一介绍。

1血液标本采集时的影响

抽取标本前、中、后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污染,导致培养结果的假阳性。抽取标本后,应充分混匀,以防提取的标本凝固,将原本较少的细菌包裹,细菌难以生长,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抽取的标本量应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标本量的不足会影响细菌生长。医生或护士在抽取标本时应注意不要在用药的一边静脉抽取,一般情况下应停药6~8h后抽取标本,否则会引起培养的假阴性。

2药物对细菌培养的影响

大剂量用抗生素后抽取标本,因药物抑制作用,使细菌难以产生,导致培养的假阴性。大剂量应用激素,会引起细菌变异,导致培养假阴性。

3细菌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的影响

3.1培养基的配方必须要准确,pH应在一定范围,培养基配制好后消毒、储存应严格按照要求。

3.2一般的培养温度应为35~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细菌生长,特殊培养应按规定去做。

3.3常规细菌培养的时间应7天,不要过早弃去标本,如怀疑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标本应培养2周时间方可弃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可疑为布氏菌感染时应培养28天,疑为军团菌感染时应培养10天以上[1]。

3.4培养次日进行盲种和涂片检查,然后3日、5日、7日分别进行盲种于2个血平板上,并进行有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疑为L型细菌应转种于高渗平板上,检出病菌应及时发报告,每次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5每天检查培养结果,如有细菌生长应立即涂片做药敏。(6)染色和鉴定,应认真挑选单一菌落做生化鉴定,如出现可疑应与主管医生联系,以便重新抽血培养。

4讨论

临床医生在填写申请单时,一定要注明患者用药的种类和用药剂量、时间、病人的临床诊断。护士应注意血液标本的抽取及注意事项,尽可能减少干扰,提高标本的检出率。当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时,应认真分析影响因素,特别是药物干扰和标本的污染,以免对患者作出错误的诊断。

参考文献

[1]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8

作者单位:161000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5b601dfa589da06d2d0b9d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