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检测背根神经节内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不同药物的作用效果,探讨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效果的新方法。 背景资料 术后早期疼痛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是影响腰椎间盘手术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残存的炎症反应作用神经根、神经节及机械压迫所致的营养障碍,术中牵拉刺激等原因导致上述情况发生,单纯减压手术无法避免。为了改善预后效果,不同药物(如激素和局麻药)及不同的给药方法(像胃肠道,神经根鞘内,硬膜外,神经根周围)均有报道,但总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材料和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200-260g),雌雄不限,将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每组18只,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炎性对照(B组)及神经节注射药物组(共四组:C组,生理盐水10μl;D组,布比卡因10μl;E组,地塞米松10μl;F组,布比卡因地塞米松1∶1混合液10μl)保证至试验结束时,相应组大鼠的数量如上述.试验共用1.17只大鼠。对照组暴露L5,L6双侧神经节,3d后打开,不予其他处置。实验组取自体髓核置于L5及L6双侧神经节。3天后,B组打开创口后,不处置。另四组打开创口后两侧神经节内分别注射上述药物。分别于术前、术后1d、3d及给药后第2d、4d、7d、10d、14d及第21d测量大鼠行为学指标,二次术后7d、14d及21d取神经节行形态学观察。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6445df192cc96009361f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