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归纳分析法、例证法、引证法、比较分析法、综合评析法等方法,在深入阅读其诗歌文本的基础上,参考史书本传和前人评价,研究王僧孺的生平与著述、思想与人格、交友以及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并总结出其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王僧孺从小经历坎坷却“佣书成学”,以才学著称。思想中有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也有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人格虽有委琐的一面,然始终是一位正直、无私的清廉之士。相对于其他诗人诗歌题材普遍狭窄,王僧孺诗歌内容比较丰富,且有真情实感。可分为:边塞游侠诗、咏物诗、咏女性诗、羁旅怀人诗、赠答送别诗、登临抒怀诗。其诗风呈现出高古雅怨、清隽闲谈、沉郁顿挫、幽怨婉转的特色。所谓“艳丽”或“博雅”诗风是不够准确的概括。王僧孺作诗重新变,其诗既有“永明体”新诗的特点,又见“宫体诗”之端倪。然与“宫体诗”不同的是,其诗受民歌影响,重情感抒发,轻声色描绘。可见其诗歌较有特色,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后人对王僧孺诗歌关注不够。古代诗话家较少注意且评价亦不太公允,现在多数文学史对其介绍也过于简单,有的甚至不提,目前尚未见到研究王氏诗歌的论文。因此,本文对王僧孺诗歌的系统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66f8dca8ec6910bcead0e5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