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组织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一方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有的技术经济部门无法满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各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将个体农民推到了竞争的前沿,而弱小的农民单凭自身力量很难与强有力的市场主体抗衡。正是在这样的宏观环境背景下,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以及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的分析主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利用数学模型对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分别从资金来源、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决策机制、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对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得出合作经济组织对成员的凝聚力决定于其规模和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范围逐步扩大才能够保持活力、生产水平较低下的农户愿意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等结论。采用案例的形式对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猛,形成了以专业合作社、专业联合社、专业协会和股份制等形式多种模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并对吉林省四种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促进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从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出发,以合理产权安排、健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教育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规范管理等为突破口,求得进一步发展。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14788c2035bef465b83b8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