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优选论在音译词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本研究提出以另一种视角——优选论视角来探讨英语音译词的音节调整问题。优选论(简称OT)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Prince和Smolensky(1993)创立,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世界上的所有语言都具有同样的制约条件,各个语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列不同。制约条件是可以违反的,如果说语言中的表层形式是最和谐或者最优的,意思是指这一形式最低限度上违反了制约条件,或者说比其他的表层形式更好的满足了排列等级高的制约条件,对于普通话中英语音译词的音节调整,在目前发表的音系学论文中还没有被充分讨论。对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的研究是本文讨论的中心,从分析的角度来看,音节结构的研究是依靠制约条件推导符合语法形式的基础;从理论上讲音节结构的非线性表达方式和以表层形式为作用对象的制约条件本身以及制约条件系统之间存在着理论兼容的问题。论文对普通话的音节结构进行了分析,本文中所采用的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是(C)(G)V(C),滑音能被放在首音的位置,在普通话中,音节首位置上不允许辅音丛,但允许辅音与滑音的连缀。另外,不允许唇辅音与唇特征的滑音组成的序列作首音。软腭音与前高元音的序列是不合法的,除此,音节的右边必须和词汇的右边界对齐。还有韵律的合格性条件也对普通话的音节提出了要求。论文回答了下列问题:(1)音节调整的动因是什么?(2)增音增在什么位置?(3)音节调整的方法是什么?本文研究表明:(1)音节调整的动因是:a、普通话音节合格条件要求;b、语音配列的要求;c、韵律的合格条件要求。(2)增音的位置由以下的制约条件的排列等级决定:Ft-Bin>>DEP-IO>>Align-R。(3)调整的方法是增音、音段改变和删音。通过音节结构的分析,相关的制约条件被发现和排列,这对输出的侯选项的评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解释某类语言学现象,相关的制约条件必须被发现和排列。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English)
  • Abstracter(Chinese)
  • Table of Contents
  • 0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Preliminaries
  • 1.1 Adaptation of loanwords in Standard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from English
  • 1.2 The Data of Adapted Loanwords
  • 1.2.1 Observations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 Chapter 2 The Theoretical Base
  • Chapter 3 Standard Chinese Syllable Structure
  • 3.1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of Standard Chinese Syllable
  • 3.1.1 Bao(1988)
  • 3.1.2 Chuang(1989:156)
  • 3.1.3 Duanmu(1990)and Wang(1993,1999)
  • 3.2 Discussion
  • 3.3 Constraints on the Well-formedness of syllable
  • 3.3.1 Constraints on Well-formedness of onset
  • 3.3.2 Constraints on Well-formedness of coda
  • 3.3.3 Phonotactic Constraints
  • 3.3.4 Alignment
  • 3.4 Summary
  • Chapter 4 Applications of OT
  • 4.1 Onset epenthesis in disyllable
  • 4.2 Coda epenthesis in disyllable
  • 4.3 Epenthesis in[bu:rn]
  • 4.4 Feature Change
  • 4.5 Deletion in non-disyllablic word
  • 4.6 Summary
  • Chapter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1c00186d4c142b05a88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