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水稻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福eS1的变异性研究

论文摘要

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福eS1是采用e-杂交稻育种技术育成的第一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稻品种e福丰优11已通过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的审定,进入生产应用阶段。然而,在近几年的福eS1种子生产过程中,发现福eS1群体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两种类型的异型株:高秆株和矮秆株,特别是高秆株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福eS1的生产应用。为了明确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福eS1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高秆株和矮秆株的来源及原因,以期为福eS1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对高秆株和矮秆株的生物学特性,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秆株和矮秆株的突变频率研究表明,在福eS1的生产应用过程中都会出现两种异型株:高秆株和矮秆株,它们出现的频率分别约为9.31×10-5和2.12×10-5。(2)高秆株和矮秆株的农艺性状分析高秆株的株高比福eS1显著提高20-50cm,其抽穗期比福eS1早3-5d。高秆株株高的增加主要由于穗颈长、倒一节间长、倒二节间长、倒三节间长等茎秆性状的显著提高。矮秆株的株高比福eS1矮,差异显著;矮秆株包穗严重、倒一节间长缩短,与培矮64S的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3)高秆株和矮秆株的遗传规律遗传分析表明,福eS1中的高秆株仍为原来的长穗颈基因所控制,而矮秆株的产生是由于eui基因发生了回复突变。(4)高秆株的花粉育性研究表明,高秆株在可育期的结实率较福eS1高;不育期,高秆株同样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育。(5)出现高秆株的原因研究表明,福eS1中的高秆株是由于其育性转换温度升高,使其在可育期结实好,不育期表现不同程度的可育,导致高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文献综述
  • 1.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
  •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现状
  • 1.2 两系杂交稻杂种优势利用方法
  • 1.3 当前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 2.两系杂交水稻的原种提纯技术
  • 2.1 光、温敏核不育系原种生产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 2.2 光、温敏核不育系原种生产的方法与程序
  • 2.3 光温敏不育系原种纯度鉴定标准
  • 3.e-杂交稻的研究进展
  • 3.1 水稻eui基因的发现与研究
  • 3.2 e-杂交稻的选育和研究
  • 3.3 e-杂交稻的研究与发展策略
  • 二.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试验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高秆株和矮秆株的获得
  • 2.2 突变频率
  • 2.3 农艺性状分析
  • 2.4 遗传分析
  • 2.5 花粉育性鉴定
  • 3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浙江大学唐启义教授的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 四.结果与分析
  • 1 高秆株和矮秆株出现的频率
  • 2 高秆株和矮秆株的农艺性状分析
  • 3 高秆株和矮秆株的遗传分析
  • 4 高秆株的育性分析
  • 5 出现高秆株的原因
  • 五.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4924bcc8c6ce18e8d53a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