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保妇康栓治疗热瘀互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与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治疗热瘀互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热瘀互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均衡、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保妇康栓阴道纳药)45例;对照组(活络效灵丹灌肠)45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盆腔B超变化;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含量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97.8%。经Ridit分析,P>0.05,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别。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及体征疗效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缓解带下异常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a无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无显著相关性(P>0.05)。疗效与病情有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病情越轻,疗效越好。病情越重,其愈后越差。结论:保妇康栓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将其运用于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热瘀互阻型)有较好的疗效,特别体现在对带下异常的减轻作用上,并可有效降低TNF-a水平。

论文目录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与治疗现状
  • 1.1 定义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西医研究进展
  • 2.1 定义
  • 2.2 病源学特征
  • 2.3 感染途径
  • 2.4 病理
  • 2.5 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研究思路
  • 1.5 一般资料
  • 1.6 可比性分析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项目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平分标准
  • 4.2 病情分级标准
  • 4.3 疗效判定
  • 4.4 统计方法
  • 4.5 治疗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3 药理研究
  • 4 阴道纳药法的机理探讨
  • 5 疗效分析
  • 5.1 总疗效分析
  • 5.2 症状、体征疗效分析
  • 5.3 对肿瘤坏死因子影响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7081ebdfd5927691208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