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论张謇近代法治观及其实践

论文摘要

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知识分子开始弃旧趋新,传统的封建文士群体走向衰亡,新兴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则逐渐成长,张謇是这个群体其中的一员。他事业的出发点是实业救国,然而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认识到清朝封建政治法律体制的落后和近代西方政治法律体制的先进,他的法治观也逐渐形咸.张謇法治观主要内容,一是民国建立前,涉及国家政治法律体制的宏观方面的宪政观,二是民国建立后,其相对微观具体的经济法观念。张謇为实现其法治观而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努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张謇的宪政观念的产生和实践以及在宪政观念的支配下进行近代意义上的经济立法活动的分析,揭示张謇在吸收中西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为探索中国法制迈向近代化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近代法律制度变革的轨迹和变革的困难性以及带来的积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第2章 张謇法治观的产生背景
  • 2.1 近代知识分子及其法治观念的产生
  • 2.2 张謇传统士于思想的转变
  • 第3章 张謇宪政观念及实践
  • 3.1 张謇宪政观的产生与形成
  • 3.1.1 张謇宪政思想的萌芽
  • 3.1.2 张謇宪政思想的确立
  • 3.2 张謇推动宪政的实践
  • 3.2.1 宪政主张的提出
  • 3.2.2 宣传宪法知识
  • 3.2.3 鼓动权臣支持宪政
  • 3.2.4 预备立宪公会的设立及其活动
  • 3.2.5 江苏咨议局的设立及其活动
  • 第4章 张謇经济法观念及实践
  • 4.1 保护和奖励工商的经济法观念及立法实践
  • 4.1.1 保息条例
  • 4.1.2 公司条例和公司注册规则(1914年7月19日)
  • 4.1.3 矿业法规
  • 4.2 统一和规范市场的经济法观念及立法实践
  • 4.2.1 统一度量衡
  • 4.2.2 整顿金融秩序
  • 4.3 推动农林牧发展的经济法观念及立法实践
  • 第5章 张謇法治观及实践的评价
  • 5.1 宪政观及其实践的意义
  • 5.2 经济法观念的积极作用
  • 5.3 经济立法的局限与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9bbf2cb90905d3a7487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