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研究 ——兼论拉康理论对中国文论建设的意义

论文摘要

拉康一生的学说基本是围绕无意识主体的各个方面而展开的理论构建,其中有关主体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是其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拉康主体理论越来越多地得到中国学者的介绍和研究,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旨在总结此研究趋势的成因并回顾研究成果。总体来看,一方面拉康的学术贡献让他成为继弗洛伊德后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对众多西方后现代主义学者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于是拉康也成为中国学者跨入后现代语境的一扇大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论发展从90年代至今一直处在纷繁的学术更迭和社会大环境变迁中,学者们不断地为各种新问题寻求新解答,他们在探索西方学术资源的路途上,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发掘和思考,对拉康的接受即是其中典型一例。本文具体论述部分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内容从总体上呈现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首先概述拉康主体理论的基本内容,对本篇论文的考察对象“主体理论”进行说明和定义;其次就中国学者在接受拉康主体理论时所涉及的各种主题分别进行介绍和评述,包括研究镜像阶段、俄狄浦斯阶段、主体三界说、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欲望学说等具体理论内容,解读拉康主体观与后现代主义学者之间的相通之处,以及运用拉康主体理论开展的文艺批评。第二层内容分析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得到关注的多重原因,整理他给中国学术界带来的新论题。一部分以拉康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为前提,从中国的文论发展、社会背景以及拉康主体理论本身的特点来剖析其为何会受到中国研究者的青睐;另一部分联系已取得的拉康研究成果和中国文论的特点及问题意识,论证拉康理论已从理论建构和理论借用的创新等方面给予中国学界启发和引导。第三层内容是反思和展望。基于中国拉康研究十七年来的特征,试分析存在的弱点;此外论述拉康主体理论可进一步发掘的价值点,以及能够供中国文论建设所借用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拉康主体理论概述
  • 二、中国学者研究拉康主体理论的文化背景
  • 三、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概述
  • (一) 对拉康主体学说的发生、形成阶段理论的介绍和研究
  • 1、镜像阶段说
  • 2、俄狄浦斯阶段说
  • 3、主体三界说
  • (二) 解读拉康关于无意识与语言关系的学说
  • (三) 阐释拉康的欲望学说
  • (四) 探讨拉康的主体观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
  • (五) 运用拉康主体理论进行的文艺批评实践
  • 四、拉康主体学说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意义
  • 五、余论:拉康研究在中国的局限和前景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d66eb12de95a7038ca6c6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