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南海红树林底泥抗真菌放线菌的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对两株来源于我国南海红树林底泥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No.H83-3)和(No.H74-21)进行了培养和发酵,并对其发酵液和菌丝体进行了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整个过程采用纸碟片法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先后通过硅胶柱、开放性ODS柱层析以及制备型HPLC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从菌株H83-3的菌丝体氯仿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22个单体样品。用NMR、MS等光谱方法,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它们都是衣霉素类化合物,分别是:衣霉素Ⅶ(1),衣霉素C3(2),衣霉素D2(3),衣霉素Ⅴ(4),衣霉素B2(5),衣霉素S15a(6),衣霉素Ⅱ(7),衣霉素Ⅲ(8),衣霉素C1(9),衣霉素ⅹ(10),衣霉素U17a(11),衣霉素U18i(12),其中化合物2是新化合物。从菌株H74-21中分离出11个单体,化学结构还在进一步鉴定之中。通过96孔板法测定了化合物1~12的抗白色念珠菌MIC值,发现它们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缩略语说明第一章 前言1.1 海洋放线菌抗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1.1.1 抗肿瘤物质1.1.2 抗炎物质1.1.3 抗真菌物质1.1.4 抗细菌物质1.2 海洋放线菌的分布1.2.1 海底沉积物中的放线菌1.2.2 海洋动植物共附生的海洋放线菌1.2.3 海水中的海洋放线菌1.3 海洋放线菌的研究方法1.3.1 传统的纯培养方法1.3.2 分子生物学技术1.4 抗菌作用机理1.4.1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1.4.2 损害细胞膜的机能1.4.3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1.4.4 抑制核酸的合成1.4.5 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第二章 菌株H83-3的化学成分分离2.1 菌株H83-3发酵物的活性化学成分研究2.1.1 菌种的复苏培养2.1.2 菌种的少量发酵2.1.3 放大发酵以及提取分离2.1.4 活性测试2.1.5 菌株H83-3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编号及其结构2.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三章 菌株H74-21的化学成分分离3.1 H74-21的复苏培养和少量发酵3.2 放大发酵以及提取分离第四章 实验部分4.1 实验仪器与材料4.2 结构鉴定数据第五章 生物活性研究5.1 抗真菌活性研究5.3 抗肿瘤活性研究第六章 小结与讨论6.1 实验小结6.2 实验讨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目录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82669a3d0b2a8e21aa2ec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