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测量分析正常(牙合)者与安氏Ⅰ类错(牙合)者的髁突运动,以发现轻微错(牙合)与正常(牙合)髁突运动有无异同和其间的联系,并为安氏Ⅱ类、Ⅲ类错(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疾病髁突运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30名正常(牙合)者、30名安氏Ⅰ类错(牙合)者,采用髁突轴图描记仪(CADIAXIII)记录最大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方运动的髁突运动,比较各项测量结果,包括正常(牙合)组的分析、安氏Ⅰ类错(牙合)组与正常(牙合)组间比较、安氏Ⅰ类错(牙合)组内比较。 结果: 1.正常(牙合)组:对称性运动左右侧髁突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侧方运动的非工作侧髁突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髁突运动男女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安氏Ⅰ类错(牙合)组与正常(牙合)组间比较:开闭口运动,右侧髁突前后向最大位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左侧方运动工作侧髁突最大位移在前后向、左右向、垂直向的分量,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安氏Ⅰ类组内比较:前伸后退运动髁突最大位移垂直向分量的左右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左侧方运动髁突的横向分量,左右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27>0.05);(牙合)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左侧方运动工作侧髁突的位移前后向分量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 结论: 1.得出本研究的正常(牙合)人群髁突的最大位移范围。 2.正常(牙合)髁突运动轨迹基本对称、光滑,图形在个体间不尽相同,但同一个体轨迹比较稳定:未发现髁突最大运动能力的性别和侧位差异。 3.安氏Ⅰ类错(牙合)者伴(牙合)干扰的的轻微错(牙合)也可影响髁突运动。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88e9dbc36814a1c669a3ca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