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初步确立,商品意识不断强化,文学失去了往昔的轰动效应,已不再是社会推动文学,而是文学在拼命地追赶社会,以防被抛弃。文学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越来越边缘化、领域化,文学固守自身,成了它的突出的别样的时代姿态。乡土小说也进入了20世纪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历史时期。本文正基于这种混乱而带挑战性的情况,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作一梳理,尤其侧重于“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乡土小说对此作出的回应。即在现代文明参照系下,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对乡土的反叛与回归,眷恋与向往,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尤为突出,不是纯粹的对峙,而是在不停的转换动荡。而“乡土”,作为文学聚集之所,早已冲破了文学类型的概念,更多被看作广阔的文学地域,想象的资源,以及一种重建的策略。“乡土眷恋”与“都市向往”的划分,当然是不精确的,本文只是将此作为阐述的切入口,以便于描绘现代化和本土化同时存在的状态,并非一般的文化观念,代表了变化的可能性、两种基本方向,同时提供了乡土文学的大场景。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8cedc782cfdc8036a07ab1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