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试论汉语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

论文摘要

语言与音乐是同源共生的孪生兄弟。人们早就注意到了二者的亲缘关系,并津津乐道于“诗乐合璧”的审美理想。但穿越学科界限,系统研究汉语与音乐关系的论著似乎并不多见。汉语是极富音乐美感的语言,汉族传统音乐是与汉语水乳交融的艺术。歌唱离不开语言,其旋律节拍都深受汉语超音段特征的制约。即使是不会说话的丝竹管旋,在为歌唱伴奏时,也难免服从语言的领导。因此汉语是中国传统音乐制谱、行腔的基础与凭据。反之,研究与语言关系密切的传统民乐,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开启了一扇大门。文章以上述认识为基本出发点,从汉族传统音乐(包括民歌、古曲、戏曲,以及由此衍生的器乐作品)中截取“依字行腔”、“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和“有板有眼”这四个侧面,结合具体谱例,探讨了汉语的声韵调特征、节律特征以及方言差异对我国传统民乐的制约和影响。经对比、讨论,文章初步认为:汉语的字调与汉民族传统音乐的乐调和谐一致。汉语内部有方言差异,与之相协的音乐也有地方差异。方言的分布与音乐的地理分布息息相关。地方音乐流布他乡时,或入乡随俗,受当地方音影响而自成流派;或兼容并蓄,与当地方音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发展出兼具南腔北调的艺术语言。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个人的努力与喜好功不可没。此外,汉语简约音节的结构为不拘一格的民族节拍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语言和音乐的一般关系
  • 1.1 同根共生
  • 1.2 各奔前程
  • 1.3 诗乐合璧
  • 第二章 依字行腔
  • 2.1 一字一声
  • 2.2 字领腔行
  • 2.2.1 单字腔格
  • 2.2.2 连读变调
  • 2.3 腔随字转
  • 2.4 倒字飘音
  • 2.5 古音构拟
  • 第三章 十里不同音
  • 3.1 “北主劲雄,南主柔远”
  • 3.1.1 声调差异
  • 3.1.2 元音差异
  • 3.2 淮南为桔,淮北为枳
  • 3.3 音乐地理与方言地理
  • 第四章 南腔北调
  • 4.1 社会方言
  • 4.2 举棋不定的上声
  • 4.3 海纳百川
  • 4.4 因人而异
  • 4.4.1 各有所爱
  • 4.4.2 语肖其人
  • 第五章 有板有眼
  • 5.1 中庸的重音
  • 5.2 灵活的节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8ef301ce2dd5ddb504ac9c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