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碗碗腔研究

论文摘要

碗碗腔是原陕西关中东部地区盛行的皮影戏腔调,后流传到河南、山西一带。碗碗腔成熟于清朝初年。音乐上和以板胡为主的秦腔不同,以敲击铜碗来确定乐曲的轻重缓急,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且以上句押韵落板,非常少见;皮影表演的历史要追溯到汉代以前,选材考究,人物造型生动鲜明,有强韧的生命力。建国后经过改良发展,开始搬上舞台由演员演出,并先后成立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和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后者因经营艰难已被撤销;前者坚持舞台搬演,对碗碗腔进行着新的改革和弘扬。与城市院团不同,民间的碗碗腔演出仍是皮影戏形式,多为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因为各种原因,老艺人越来越少,又缺乏继承,演出稀缺,碗碗腔皮影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迅速消亡,拯救、保护刻不容缓。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皮影在本土遭遇冷遇,却并不妨碍它们“走出去”:少数著名艺人和班社经常被邀请出国演出,在当地找不到传人的皮影艺人却招收了洋弟子;一些国外专家组成的考察团也正在把我们的的历史资料转化为他们的学术成果,用重金收购我们祖先留下的家底,古老的文化资源正在严重流失。而初步梳理碗碗腔发展史、整理和研究现有的演出资料、分析民间班社的演出和生存状况,正是本文的特点和重点。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关于碗碗腔源流的梳理和分期,此工作前人未曾做过,笔者希冀能补此空白,为更深一步的研究建立初步的基础。第二章为碗碗腔剧目研究,分别对折子戏和大戏进行文本探讨,并结合演出情况进行具体评价。第三章为碗碗腔表演艺术研究,分别从造型艺术、制作工艺、演出形态及音乐四个方面凸现剧种的特殊性,并对碗碗腔搬进剧场的经验作初步的总结。最后一章是对艺人的采访整理。意在客观、真实地把剧种原生态的生存现状记录下来,为保护、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艺术品种做材料上的准备。对碗碗腔剧种的研究,不仅能够折射出地方小戏的发展路径,为小剧种的命运提供一份个体备案;同时,对于远未停歇的戏曲改革,也具有参照和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碗碗腔源流
  • 第一节 影戏源流
  • 第二节 碗碗腔发展简史
  • 第三节 碗碗腔影戏的娱神与娱人
  • 第四节 一个碗碗腔皮影班社的演出调查
  • 第二章 碗碗腔剧目
  • 第一节 折子戏
  • 第二节 大戏《金碗钗》的变迁
  • 第三章 碗碗腔表演艺术
  • 第一节 影戏演出
  • 第二节 碗碗腔上舞台
  • 第四章 谈艺录
  • 结语: 碗碗腔影戏现状
  • 附录一 碗碗腔大事记
  • 附录二 碗碗腔艺人及班社录
  • 附录三 渭南市皮影抢救、保护、发展 2005——1015 十年计划
  • 附录四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班的特殊讲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8f371150a9fe9dade087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