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罗格列酮对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问题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再狭窄的实质是局部血管损伤后的一种过度修复反应,其中血管中膜层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并迁移至内膜及随后ECM的积累是再狭窄的关键环节。罗格列酮是PPAR-γ合成型配体的主要代表。作为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有关罗格列酮对血管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制备家兔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制备再狭窄模型,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RT-PCR、ELISA、Western blot等技术,研究了罗格列酮对CXCL16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Akt、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家兔髂主动脉结构功能的影响,目的在于观察Akt/NF-κB信号通路在血管再狭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为临床防治血管再狭窄提供有益资料。本研究结果证明,罗格列酮通过下调CXCL16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Akt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减少TNF-α合成,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罗格列酮能够抑制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减轻再狭窄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在于干预细胞增殖周期,下调MMP-2/TIMP-2比例,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论文目录

  • 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文献综述一 PPAR-γ与血管再狭窄
  • 文献综述二 趋化因子CXCL16 研究进展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
  • 方法
  • 一、体外实验
  • (一) 大鼠髂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二) 平滑肌细胞的传代
  • (三) α-SMA 免疫细胞化学
  • (四) 试验分组
  • (五) MTT 法
  • (六) RT-PCR
  • (七)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八) 免疫细胞化学-SABC 法
  • (九) ELISA 法
  • 二、体内实验
  • (一) 实验动物及分组
  • (二) 家兔髂主动脉球囊损伤血管再狭窄模型的建立
  • (三) 取材
  • (四)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五) 病理形态学检测
  • (六) 免疫组化染色-SP 法
  • (七) 电镜观察
  • (八) 形态学检测结果判定及图像分析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体外实验
  • 一、平滑肌细胞的鉴定
  • 二、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的检测结果
  • 三、RT-PCR 检测结果
  • 四、Western bolt 检测结果
  • 五、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 六、TNF-α浓度检测结果
  • 体内实验
  • 一、各组家兔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 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
  • 三、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
  • 四、超微结构的改变
  • 讨论
  • 一、Akt/NF-κB 信号途径在体外 VSMCs 增殖中的作用及罗格列酮的干预
  • 二、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9bcdeb21a376fbe8bdc395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