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任平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经验总结

论文摘要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因素,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病理改变。传统医学认为DN属于中医的消渴、消肾、水肿、下消等范畴,认为DN源于消渴属于消渴并病,本病证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近年来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导师任平教授认为本病为素体肾虚,消渴日久,耗伤气阴,五脏受损,兼夹痰湿、瘀血、湿热等致病。病机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发病之初气阴两虚,病情迁延,阴损及阳,晚期气血亏损,五脏俱虚;其病位在肾,可涉及五脏六腑;病性为本虚标实。在辨证上导师根据病人所处的不同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常将糖尿病肾病按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脾肾阳虚四个证型辨证论治,并认为气阴两虚是DN的基本病机,在应用益气养阴药的同时,随证加减,配以活血、清热、化浊等药物来治疗糖尿病肾病以达到脾肾并调,标本兼治,用药治虚又顾实,祛邪又不伤正,同时配合西药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
  • 2.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
  • 3. 结语
  • 正文
  • 1. 吾师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2. 吾师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经验总结
  • 3. 病案举例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aa5d3937f00b8acfc76abe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