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问题古已有之。在2005年以前,索马里海盗并未引起全世界关注。此前,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尼日利亚等地的海盗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2005年开始,东非海域海盗事件发生数量突然增大,海盗问题又一次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索马里,该海域也成为世界上最恐怖的水域之一。索马里海盗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客观地理条件、索马里国内的混乱状态及外来的刺激因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尝试归纳出一条海盗发展路线图:渔民海盗——职业海盗——军阀海盗。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索马里海盗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作案模式,即劫持船只——坐等赎金——拿钱放人。在此模式下,索马里海盗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开放性、行动快速、共生性和溢出效应。也正因为如此,索马里海盗对自身和国际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引起全世界关注。2008年6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816(2008)号决议,授权所有国家在征得索马里过渡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派军进入索马里领海护航、打击海盗。此后,世界许多国家、组织纷纷派兵赴亚丁湾参与护航行动。同时,国际社会开始在司法治理、地区治理、船只自我保护等方面展开行动和合作。国际社会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海盗犯罪反而更加猖狂。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海盗组织发展壮大,已经与国内原来就存在的军阀、反政府组织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且有合作的趋势。如果要彻底治理海盗问题,必须要摧毁其巢穴,然而这必将触及到地方军阀、反政府组织的利益。同时,索马里过渡政府能力极弱无力治理,鉴于以前的教训和现实情况,国际社会也不敢轻易介入。因此,海盗在陆地上基本没有受到威胁,这是治理索马里海盗的一大难题,是一个结构性矛盾。因而,国际社会的努力也只能起到有限的治标的作用。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索马里和国际社会持续、实质性的努力。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b0cd21c0166c5f5fe80a028a.html